【記者 玉女 /台中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4月12日攜手非營利幼兒園辦理「技藝傳薪・編織共感」兒童體驗工作坊,讓傳統工藝從展場走進幼兒園,落實文化資產向下紮根推廣教育。此次工作坊,延伸正在文化資產園區展出的「技藝傳薪 20 x 57」111年度重要傳統工藝傳習成果展,除展出20案傳習成果之外,也將計畫的傳承精神向在文資園區生活與學習的幼兒傳遞。
文化部以保存與傳承無形文化資產為使命,自民國98年起,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保存者,隨即啟動4至6年為1期的師徒制「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透過公開甄選方式選定傳習藝生,逐年辦理傳統核心技藝、文化知識及美感內涵的傳習課程,藉以培育新生代傳承者,讓技藝得以世代相傳。
本次傳習成果展,內容包含粧佛施至輝、錫工藝陳萬能,竹工藝—籃胎漆器李榮烈、竹籐編張憲平,傳統建築彩繪洪平順,傳統木雕施鎮洋、李秉圭、陳啟村、蔡德太,纏花陳惠美、刺繡劉千韶、緙絲黃蘭葉,漆工藝黃麗淑、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玉雕黃福壽,泰雅染織尤瑪.達陸、排灣族Kinavatjesan傳統刺繡陳利友妹、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許春美及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張鳳英,共20位人間國寶的頂真技藝,以及57位藝生的純粹學藝初心。從展出的作品、教學日誌與習藝日誌等,體會傳統工藝傳習計畫的靈魂與精髓,看見藝生如何跟隨大師的腳步,以傳承的信念琢磨細節,淬鍊出精湛的完美手藝。
為落實重要傳統工藝的教育推廣,文化部攜手文化資產局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於展覽期間辦理「技藝傳薪・編織共感」兒童體驗工作坊。結合幼兒園課程以4-5歲學童作為對象,邀請三山工作室(竹籐編保存者張憲平傳習藝生團隊),以材質較為親民、技法容易上手的「竹籐編」工藝作為課程主題,從材質開始來思考規劃適合幼童的課程內容,強調自然素材的手作體驗,引導學童一步步認識竹籐編,感受工藝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激發學童的創造力。讓傳統文化藝術從展場走進幼兒園,落實更基層的傳習推廣概念。
「技藝傳薪20 x 57」111年度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成果展自即日起展覽至5月7日,每日上午9點到下午5點免費參觀,邀請您一同看見琢磨的細節,感受傳承的信念。
【技藝傳薪20 x 57-111年度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成果展】
展期:112年3月6日起至5月7日止
時間:每日上午09:00-下午17:00
地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B01表演藝術館(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