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 臺灣國美館全世界第四家隆重開展 |
|
|
【記者鄒志中報導】 由臺灣文化部所屬國美館主辦、台北歌德學院協辦的「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展出來自超過15個國家共147部的國際文字影像作品,並特別邀請12件臺灣藝術家作品共同展出。本展由德國卡爾斯魯爾ZKM藝術與媒體技術中心發想及製作,由克莉斯汀‧史登澤博士(Dr. Christine Stenzer)與松科‧澤勒博士(Dr. Soenke Zehle)策展,並已在德國ZKM中心、英國FACT藝術與創意科技中心及立陶宛維爾紐斯國家美術館等地展出,臺灣國美館則是全世界第四家隆重開展之美術館。
據了解,展出作品及策展議題不僅脈絡性地回顧文字與媒體之發展、訊息傳遞與溝通方式的轉變,同時也探討新科技與文字間的互為影響,與未來文化的發展趨勢。展出作品的創作年代從1897年迄今,橫跨超越一世紀,包含無聲電影、動畫、長片,到字卡片段、廣告、音樂錄影帶、電腦場景展示、錄像藝術等,類型十分多元,亦是臺灣首次引介聚焦於文字與動態影像的國際性大展。
本展以數量龐大的動態影像作品來詮釋策展概念,並囊括許多電影史上重要導演作品經典片段,包含德國表現主義大師羅伯特‧威恩(Robert Wiene)《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與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賭徒馬布斯博士》(1922);以使用大量蒙太奇手法而知名的蘇聯導演謝爾蓋‧艾森斯坦(Sergej M. Eisenstein)的第一部電影《罷工》(1925),以及現代主義健將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的《貧血電影》(1924/1926)等,另外也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好萊塢電影如《亂世佳人》、《異形》、《駭客任務:重裝上陣》等等,擷取影片中的文字動態運用片段,讓兩岸觀眾在欣賞展覽的過程中,了解文字、影像、書寫與閱讀之間的轉換關係。
在國際作品之外,國美館也呼應策展脈絡,特別邀請12件臺灣作品共同展出。透過臺灣的文字影像作品,除顯現漢字在世界文字中的特殊性與藝術性,亦展現新世代對於網路語言及文字的動態化運用,指出網路時代中圖像與文字的緊密結合特色,顯影文字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正隨著時代變化產生不同的意義。
本次參展臺灣藝術家包含林書民、黃心健、周育正、李文政、蔡佳葳、吳梓寧、陳依純、劉邦耀、簡冠庭,並邀請由漢光基金會授權的兩部漢字動畫影片展出。12件臺灣作品依其特質納入策展脈絡子題,如具象詩、音樂錄影帶、錄像藝術、敘事動畫等,藉以對照東西方文化與文字影像創作上的異同性,並將本展議題再延伸至文字與新科技之間的依存關係,亦是本展在臺灣與其他地區展出時的最大不同之處。
「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為讓臺灣觀眾可以在臺灣國美館的空間中逐一探索這些重要文字影像檔案,依策展概念及影像發展歷史脈絡分為16個子題,以多樣的呈現方式(從單一銀幕到電影式投影及互動多銀幕裝置)展出159件作品,促成不同的空間感受與作品美學呈現上的對話。
而為深入探討文字、動態影像與科技在人類文明與藝術創作上所發揮的影響力,臺灣國美館在3月22日辦理「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座談會,邀請本展策展人克莉斯汀‧史登澤博士及國內外學者與藝術家,包含托馬斯・贊德嘉科莫・德・比爾(Thomas Zandegiacomo Del Bel)、佛洛里安‧克勞特克瑞馬(Dr. Florian Krautkrämer)、歐塔爾‧歐爾瑪斯塔特(Ottar Ormstad)、林志明、黃心健等,從視覺/影像美學理論、文字創作、字形特性及運用等層面,探討文字與動態影像之關係。展覽內容及座談會精彩可期,歡迎臺灣民眾踴躍蒞臨參觀。
「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 展覽時間: 2015年3月21日至6月7日
展覽地點: 臺灣國美館103、104、105、106、107展覽室、美術街
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886-4-2372-3552
|
|
|
|
|
|
|
廣 告 |
 |
|
 |
|
贊助廠商廣告 |
|
梅香珍食品行
蜜餞均採購梅山本地瑞里、太和所出產的青梅,依循低糖、低納的標準,用心醃製....... |
|
八八搬家
八八搬家為雲嘉南資深搬家公司,擁有良好服務品質與專業能力,
本公司可到府估價,不... |
|
注塑成型專用機械手臂
聯鋐自動化為注塑成型專用機械手臂製造商,產品計有旋臂式、迷你型/中型/大型橫走式... |
|
手捲幸福的好滋味
新鮮雞蛋為主要原料、滿口都是濃郁蛋香及奶香、給予原味蛋捲一個全新感受。新鮮煎焙、... |
|
佑陽包裝專業製造
白牛皮紙袋、一般牛皮紙袋、銅板上膜紙袋...等等,結合專業美工設計部門,企業包裝...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