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貴為美麗之島,數百年的生聚教訓,創造了許多奇蹟,但同時對自然環境帶來不少創傷,林務局歷年來為這些受傷的溪流、山林進行治療修補;然而過往的治災工程多以水泥結構物補強居多,並未對當地生態進行通盤考量,導致棲地破碎化及劣化嚴重,對野生動物活動造成阻絕,並有動物墜落、受困之疑慮。有鑑於此嘉義林區管理處早於102年起便落實工程前中後之生態檢核,構思如何採取生態友善設計,連結並確保棲地間的生物多樣性,達成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目標。
動物通道便是連繫及維護不同生態系平衡之橋梁,相關嘉義林區管理處主辦工程中,普遍設置該項友善措施,構成形式相當多元,如護岸上的坡道或階梯、設施邊緣的緩坡化,或是構造物的低矮化等(圖一)。此外在壩體及護岸邊緣堆置土砂或塊石進行緩坡化,亦能便利棲息於濱溪森林的動物(如食蟹獴)往返溪流。
廊道成效評估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的架設,以長時間全天候觀測的特性,對該自然環境進行長期的監測,並減少人為干擾。經拍攝到的動物多為恆溫動物的哺乳類及鳥類,因變溫動物(兩生、爬蟲類)的紅外線波長變動較少,感應器較難察覺,依據過往專家學者的研究,針對兩爬動物(龜類、蛙類及山椒魚等)的友善坡度應小於40度,材質以粗糙面的石塊、土壤為優,因此嘉義處於兩爬動物的棲地多以連續性緩坡作為通道設計。
藉由各工區架設支紅外線自動相機,可見許多動物活動於各類型動物通道,如白鼻心、鼬獾、食蟹獴、麝香貓等穿梭於溪流環境,台灣獼猴於截水溝之間嬉戲活動,黃腹琉璃、白尾鴝、巨嘴鴉、松鴉等鳥類會利用緩坡化的靜水池作為沐浴場所(圖二),為野生動物提供友善通行、覓食的居住環境,讓工程能真正達成融入自然、保育生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