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琨璋/台南報導】秋風起,天氣漸涼。該年度第1隻黑面琵鷺南遷度冬已在昨抵達台江國家公園的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內,該黑面琵鷺經觀察判定為成鳥,風向經中央氣象局臺灣南區氣象中心人員表示測得七股測候站風向為東北北風10度角。
該處近日委託臺灣師範大學王穎教授召集保育團體召開合作調查監測會議,會議決定今年度起大臺南地區黑面琵鷺數量普查,將以本處做為溝通協調平台,調查範圍仍沿襲過去在地保育團體調查的範圍以八掌溪以南、鹽水溪以北為範圍,調查人力則結合溪北地區的臺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臺南市自然生態保育學會與溪南地區的臺南市野鳥學會及本處保育志工共同進行黑面琵鷺數量的調查。
該年度第1次調查工作於100年10月9日上午7點展開,100/101年度大臺南地區黑面琵鷺普查工作。且調查工作將以每個月2次的調查頻度進行大臺南地區黑面琵鷺族群數量的瞭解。此外本處今年將會擴大結合臺灣各地區賞鳥團體與關心黑面琵鷺的人士一起展開全臺灣黑面琵鷺數量的普查工作,調查時間在11月的第4週星期日早上開始第1次全臺灣含金門、馬祖、澎湖的普查工作,普查結果做為第2階段黑琵大樂透之依據。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呂登元處長表示本處在98年12月28日甫於成立,本處本於保育職責及黑面琵鷺為本處重要保育標的,台江國家公園將責無旁貸負起該項工作。此外該工作也有另一種積極意義即是建立公部門與私部門攜手合作的監測機制,建立彼此互信合作的伙伴關係模式,共同保育黑面琵鷺而努力,資料亦可做為台江國家公園建立自然資源資料庫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