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即日起至6月30日(星期日)
展覽地點:二樓展示場
由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與臺灣省諮議會,共同辦理的「臺灣省議會檔案史料展」,自即日起至6月30日止,於該中心二樓展示場展出。
該展今(6/8)日上午舉辦開幕式活動,臺灣省諮議會李源泉諮議長、前省議員高崇熙、王戴春滿、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唐國泰執行長、南投縣政府社會處林榮森處長及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張曉玲主任皆撥冗出席開幕活動,現場並有古箏演出,場面相當熱鬧。
臺灣省諮議會爲回顧60餘年來臺灣地方自治發展軌跡及傳承歷史記憶,特籌辦本展。本次展覽將臺灣省議會的會史以編年的方式,擷取具有代表的議題及事件,以完整的脈絡發展呈現臺灣省參議會、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臺灣省議會、臺灣省諮議會等四個時期的發展軌跡;歷經從草創、奠基、茁長、轉型的過程,是戰後臺灣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十分關鍵且重要的民主政治發展史料。
展出的60餘幅文案內容包括:臺灣人的第一次選舉、臺中港規劃與興建、停止發行愛國獎券、議事規章的訂定、戒嚴體制下的政治參與、省縣自治法治化、倡議保障人權社會制度、臺灣省議會五龍一鳳、實施統一發票及爭取東部開發與環島交通等議題,充分凸顯臺灣民主發展獨具的在地性及草根性。
其中,臺灣人的第一次選舉文件中載明,當時的選舉資格是年滿25歲以上的男子、具獨立生計、居住在市街庄滿6個月、年納稅5圓以上,方可參與選舉。
臺灣省議會的歷史,見證戰後臺灣政治的發展曲折歷程,民國34年(1945)臺灣光復後,臺灣省參議會為臺灣最高的民意機構,直至民國48年(1959)臺灣省議會時期,它代表臺灣多數的民意,擔負起民主議會監督與制衡行政部門的角色;尤其黨外勢力在此崛起,對我國從威權統治走向民主開放的進程影響重大。在民國80年代,中央民代全面改選,在精省後臺灣省議會轉型為諮詢性質的臺灣省諮議會,才完成階段性任務。
李諮議長源泉表示,精省政策轉眼已過10餘年,臺灣省議會過去的歷史,逐漸為人所淡忘,臺灣省諮議會承接省議會60餘年所積累的歷史文化資產及民主發展經驗,有義務及使命將這些寶貴的資產妥善保存,並傳承給臺灣的新生代。因此,該會近年來致力於臺灣省議會時期之檔案資料的數位化工作;本次展出的檔案資料即是將臺灣省議會時期的議會史料數位化後重現的成果,也是臺灣地方自治發展歷程最重要的紀錄。
臺灣省諮議會研究組吳志逢組長現場導覽時表示,展場提供了影音互動裝置,讓民眾可以用輕鬆活潑的方式,深入瞭解臺灣省議會發展的過程。
為了讓全國民眾及學子有機會對臺灣地方自治有更深入的瞭解及省思,該會特別規劃全國性的的史料展覽,於國內各地展館及大學校園巡迴展出,歡迎社會各界蒞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