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為祝賀台灣文學國寶作家鍾肇政90大壽,國立台灣文學館與靜宜大學、客委會共同主辦的「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30、31日於台中靜宜大學順利舉行,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及專題演講,藉此闡揚鍾老在文學創作、文學運動及社會實踐等面向全方位的成就。
鍾肇政1925年出生於台灣龍潭九座寮,一生矢志開啟台灣大河小說創作之先河,為台灣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小說《魯冰花》膾炙人口,其重要代表作品為80餘萬的《台灣人三部曲》─《沈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
研討會由靜宜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辦,行政院客委會及國立台灣文學館共同合辦。與會文壇人士出席踴躍,氣氛熱鬧溫馨。文化部長洪孟啟在省府文化處長任內與鍾老互動密切,特地委囑出席研討會的台文館館長代為送花至會場致意。
鍾肇政國際研討會五大主題,主要探討:鍾肇政的小說創作、臺灣文學運動、客家族群文化、社會實踐,以及鍾肇政的翻譯作品及境外翻譯,兼具深度與廣度地探討鍾肇政先生的文學貢獻與影響。
作家李喬以「鍾肇政先生給我的教誨」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自美返台的詩人杜國清,與彭瑞金教授暢談「鍾肇政作品與台灣文英譯回顧」,另外,日本岐阜聖德學園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中島利郎教授亦抱病從日本來台,以日本學者的觀點介紹鍾肇政,他感概的說,時間不等人,他自己近來違和,是抱著病體強撐來台跟鍾老再聚。
鍾肇政與國立台灣文學館有深厚淵源,館長翁誌聰表示,2003年台文館開館營運,由鍾肇政親筆書寫墨寶「國立台灣文學館」等字,目前這塊木製門牌就懸掛於大門入口的右側,意義重大不言可喻。另外文學館還收藏鍾老贈送的手稿、信札300餘件,為館內重要收藏。
會中共發表13篇與鍾肇政為主題的學術論文,最後的綜合討論,互動熱烈,由鄭清文談「鍾肇政與本土作家的情感」,陳萬益談「鍾肇政的台灣文學運動」,及張維安談「鍾肇政與台灣客家運動」,為研討會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