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114年雲林縣政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補助計畫」開始申請了,從2月10日至3月24日止,歡迎有意願建置或擴增「智慧農業」科技相關設備如智慧環控系統、智慧感測系統、智慧生產機具及智慧產銷系統導入農業生產管理,及有明確需要解決或改善問題以提升農業生產技術的農民皆可提出計畫書申請,個人(或農民團體)申請智慧農業設備最高補助30萬元,個人(或農民團體)與學術研究單位、設備業者聯合申請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計畫最高補助100萬元。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農業產值連續六年位居全國之冠,112年產值更突破936億元,「台灣糧倉」稱號實至名歸。為推動智慧農業輔導縣內農民以智慧農業科技,導入創新經營與產業升級,提升農業生產技術,促使產業朝自動化、精準化、智慧化及實踐農業永續發展。希望透過農業先進的智慧分享,注入新的活水,讓科技智慧帶領農業升級,是趨勢也是促進農業轉型數位化的動力,鼓勵大家踴躍提案,邁向「智慧農業-加速前進」的願景。
張縣長強調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之路,可作為因應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利用現代科技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並確保農產品的品質和可追溯性。透過管理資訊系統、精準農業和農業自動化等技術,更有助於應對全球糧食供應壓力,並能有效於減少環境衝擊,簡而言之,智慧農業是一項跨時代的農業模式改革,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資通訊技術相結合,使農民達到省工、省時、省水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
農業處長魏勝德提出,藉由引進AIOT、自動化農機生產設備(施)及產學合作智慧農業創新事業示範專案申請等,讓農業與科技的結合,結合經驗和技術,發展省時省工農務農事管理系統、智慧耕作及大數據分析,促進農業科技化,農業智慧化,農業省力化的轉型發展。
希望此次說明會發表「智慧農業-加速前進」補助計畫說明,並邀請112-113年智慧農業補助案場如子茂果菜生產合作社、大力有機農場、新湖合作農場、古坑智農劉允存、元長鄉雜糧產銷班第29班、龍池洋菇場、宏昇芽菜等業者,進行智慧化技術應用成果展示,透過IoT監測整合技術、數據分析,協助場域遠端監測、自動化生產包裝等,期望透過智慧科技輔助,進一步提升雲林農業的競爭力和品質,達到智慧農業、高質化精準生產的效益。
農業處提醒農民,記得於期限內提出申請,並於申請人設置土地所在地或經營場址所在地所屬農會及農業合作社受理申請,本計畫資訊可至農業處-縣府公告-或洽詢縣府農業處-農業類查詢,農務發展科林技正(05-55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