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勵承擔家庭與社會的責任 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更有責任感
台南少年七夕做十六歲,喜氣洋洋。(記者黃緒勳攝)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做十六歲」是傳統台南家庭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也是台南市登錄的市定民俗,市長黃偉哲到東區關帝殿、北區西來庵為年輕朋友做福證。
4日適逢農曆七夕,黃偉哲出席東區關帝殿及北區的全台西來庵主持做十六歲成年禮,學子們每個人都很慎重的換穿上傳統的服飾或狀元服,儀式時年輕朋友自七娘媽的供桌下匐匍鑽出,表示完成成人禮已長大成人,並開心的跟黃偉哲及觀禮的家長一起合照。
黃偉哲勉勵現場正值青春的十六歲學子們,即將承擔家庭與社會的責任,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更有責任感,也祝福學子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平坦順利。
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是全台唯一有做十六歲古禮儀式,堅持延續傳統禮俗的原因之一是,希望青年朋友年滿16歲後,可以認知到自己應當負起相當程度的社會及家庭責任;另外,透過做十六歲的儀式,也向年輕朋友宣揚孝道的重要性。
黃偉哲說,台南市特有的做十六歲習俗,由父母長輩陪著孩子,透過傳統科儀的舉行,使 孩子在七夕這一日留下難忘的成長紀錄,分享生命成長的喜悅,也讓子女體認到自己對個人、家庭以及社會應盡的責任,達到傳承善良風俗的社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