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秀/雲林報導】雲林縣大埤鄉太和街三山國王廟是國家三級古蹟,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分靈至全台各地及東南亞各國不計其數。今(17)日睽違6年分靈至馬來西亞沙勞越的古晉三山國王廟,再度遠渡重洋回娘家會香,受到主任委員劉瑞德及委員、地方人士與信眾以陣頭熱烈歡迎。
馬來西亞沙勞越的古晉三山國王是民國92年從大埤三山國王廟分靈至馬來西亞奉祀,受到疫情影響,已經6年不曾回娘家,這次趁著疫後解封飄洋過海,再度回來祖廟會香。
太和街三山國王廟主委劉瑞德與馬來西亞沙勞越的古晉三山國王廟主委田德興今天互贈禮物及匾額,強調日後會加強交流,祖廟也依循往例,為回娘家的三尊神像換上新裝。
主委劉瑞德表示,明年是太和街三山國王廟建廟400年,廟方已著手規畫相關事宜,目前正在整建近500坪的公園,完工後可望為地方增加一處休閒場所。
主委劉瑞德指出,大埤鄉大和街三山國王廟,在清康熙年間廣東先民張忠義渡海來台,沿笨港溪來到今日的大埤鄉,將隨身攜帶而來之三山國王香火,於其居住的太和街一帶鎮宅安奉迄今。供奉的三山國王,起源於廣東潮州一帶山靈神祇的崇拜,位於當地的巾山(金山)、明山(銀山)、獨山等三座險要的地區性主山,經歷代以來的神蹟傳說,與官方的詔封逐漸神格化,而成巾山國王、明山國王、獨山國王等「三山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