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N記者莊文祥梅山鄉報導】
嘉義縣進步的原動力,社區規劃師,是傳播進步的種籽!132位來自各鄉鎮市的在地社區規劃師學員,21日在大南社區舊宿舍營造點歡喜結業,並接受縣長張花冠授證獎勵,期望社造種籽都能在基層角落生根、成長、茁壯。
為凝聚住民愛鄉愛家園共識,自主耕耘社區,嘉義縣政府92年起首次發起培訓社區規劃師運動,多年來數以百計的社規師返鄉投入家園社造行列,結合在地特色、文化與獨具的生態環境,發展出嘉義縣特有的鄉村美學,成功帶動社造的蓬勃發展,為田園城市的願景奠定基石。
相較於其他縣市的社規師大多以建築美學和空間為培訓重點,嘉義縣社規師著重於在地人的參與,將創意融入在地人文條件與空間,如同張花冠形容「在地人與在地感情的濃厚關係與故事,最是令人感動」。
在社規師培訓計畫主持人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系教授李謁政及講師許芳瑜和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講師陳建智的領軍下,嘉義縣99年度社規師歷經初階16小時與進階48小時的工作坊培訓過程,21日正式結業,其中大南國小6年級的吳宗翰,一家三代5口都具有社規師資格,令人側目。
授證地點選在台3線梅山鄉大南社區大南國小舊宿舍,這座原已殘破不堪、幾近頹圯的建築基地,在輔導團隊協助下,社規師學員從拆除危險屋頂開始動手,歷經2個月的環境清理、整理可再利用資材、醞釀改造構想與創意,一直到動手焊接鋼架、打造木平台、鋪設在地特有的卵石,舖陳出別具大南在地風味的造景,過程艱辛,成果卻是令人感動。
張花冠勉勵社規師珍視傳統記憶,用心營造地方資產,一定能化朽木為神奇,重塑具有在地歷史感與新生命的嶄新空間,甚至成為推廣社區旅遊與社區產業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