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琨璋/台南報導)雲嘉南地區柑橘正值採收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樹勢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慎防柑橘黃龍病之發生。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柑橘產區調查發現,許多柑橘植株呈現葉片黃化、落果的情形。經採樣鑑定確認為由黃龍病所引起,其病原菌Libaerobacter asiaticum為不能培養的薄壁細菌,存於篩管造成系統性病害。初期病徵多出現於新梢,葉脈呈現黃化現象,逐漸全葉萎黃,新葉細小呈硬化向外彎曲,葉脈凸起呈木栓化且黃化,致而擴及全株枯黃。翌年病株開花異常,提早開花而產生多花易掉落,小果不整形。果皮轉色不均黃帶綠,皮厚又硬,2~3年間病原菌即擴散至全株枯死。
本病害經由無性繁殖之嫁接、高壓苗或媒介昆蟲柑橘木蝨 (Diaphorina crtri) 傳播,3~5月為木蝨成蟲密度之高峰期,此時期正值柑橘之春芽萌發期,因此柑橘萌芽期為黃龍病主要傳播季節。為有效預防及降低黃龍病的感染及發生,可採取以下措施:
1.加強木蝨防治:木蝨為黃龍病傳染媒介昆蟲,每年2月底至5月是重要防治時期,應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藥劑進行防治。可使用馬拉松乳劑、大滅松乳劑、加保扶水懸劑及陶滅蝨可濕性粉劑;其餘時期機動施藥預防木蝨蟲口數增加,不需密集施藥,月桔(七里香)為木蝨主要寄主植物,烏柑子為黃龍病中間寄主,柑橘園附近應避免種植。
2.選用健康種苗:新植或更新苗木務必使用無病毒之健康種苗,若採高接更新繁殖,應確保採穗母株無感染黃龍病。
3.強化植株樹勢管理:果園應根據植體及土壤檢驗結果,進行合理化施肥管理,強化植株樹勢及根群管理,以增加植株對病蟲之抵抗能力及養分吸收能力,並配合修剪及適時病蟲害控制,以強化植株樹勢生長。
4.加強田間衛生:荒廢柑橘園為黃龍病防治的死角,是病源亦是蟲源,於秋季果實採收完後,需徹底清除罹病樹。
5.罹病株之處理:植株若發現枝梢生長異常及黃化時,應儘速將其剪除,避免繼續蔓延感染。若植株感病但尚有生產能力,於果實採收後,先將嚴重罹病枝條砍除,可採四環黴素灌注樹幹,春季萌發新芽時再加強注射一次。若無明顯改善時,建議進行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