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宇說,僵直性脊椎炎治療著重症狀控制,多元療法並進,提升生活品質。(記者黃緒勳攝)
【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清晨陷「僵」局,僵直性脊椎炎共病襲全身奇美醫院以藥物、物理治療和運動多管齊下,解套僵硬人生
55歲黃先生十多年前開始飽受下背痛之苦,尤其清晨睡醒時最嚴重,直至午後才緩解。這種疼痛感覺與姿勢變化無關,本身也無家族病史或搬運重物,更無明顯駝背。經多年來四處求醫,醫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
幾個月前,疼痛從頸部延伸到下背部,伴隨雙側肩膀及左側髖部疼痛,於是到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門診就醫。陳醫師透過X光檢查發現,黃先生的雙側薦腸骨關節已完全融合,脊椎從頸椎下段到腰椎也有脊椎黏合情況。調閱用藥紀錄,發現黃先生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控制,雖然發炎指數提高,但仍未達使用生物製劑或標靶藥物的標準,陳醫師改以其他免疫調節藥物,並搭配運動、生活型態調整以及復健治療,幾個月後,黃先生的下背痛及手腳關節疼痛獲得明顯改善。
奇美醫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主要以控制症狀和改善生活質量為目標。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是常用的初步治療藥物,能有效減輕疼痛和炎症。然而,對於病情較重的病人,可能需要使用生物製劑(例如TNF-α抑制劑)或者標靶治療(小分子製劑)來控制病情。
陳昭宇說,此外除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因其有助於維持脊椎的靈活性和功能。定期的運動和良好的姿勢習慣對於病人的長期管理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