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芊妏/特稿】台開下市倒數啟動,面臨與時間賽跑的龐大壓力,以及外界搬板凳「看好戲」的輿論浪潮下,台開董座邱于芸七月二十六日召開重訊記者會,親上火線釐清外界謠言,提出四大要點,不僅公開台開公司內部真實情況,事後更接受媒體專訪,談及近期的下市危機與股東之亂。
一襲黑色套裝,表情肅穆的邱于芸帶領台開一線主管排排坐,包括三名副總黃茂基、劉世傑、李基甸等人,針對外界質疑的「欠債累累」與「跳票事蹟」等直球回應,面對媒體鋒利提問,她不僅有問必答,更搬出證據,證明多數票券都已依正常管道、流程辦理清償註記,邱于芸同與記者會時無所畏懼姿態,她再次用堅定語氣重申「台開沒有欠債不理,而且絕對有能力還錢!」
既然已還錢,為何台開仍無法將「拒絕往來戶」除名?弔詭之處就在於台開的欠款均陸續還清,也確實拿著新台幣去把退票補足,銀行卻仍遲遲不肯註銷,追究背後卡關原因,是銀行以「部分子公司負責人登記已變更」為由,認為台開旗下子公司、孫公司等登記人姓名、印鑑與公司不符,導致台開在帳面上仍被通報成「金融機構拒絕往來戶」。
遭銀行拒絕註銷的事,邱于芸無奈解釋,此前公司因捲入經營權爭議,導致旗下子公司登記人,遭前副董吳子嘉變更登記,甚至加以變賣其中孫公司「台灣綠建」之事,其個人行為不僅導致公司持續列名拒絕往來戶,更影響到後續財報之產出,間接使得外界誤以為台開拖欠債務、財報難產,邱于芸指出「台開有能力還錢,也一直在還錢,卻因為這樣的原因被貼上『欠款』與『跳票』標籤,實在很冤!」
與前朝經營者的經營權之爭,邱于芸不禁嘆氣坦言父親和吳子嘉等「下市派」以及眾多相關利益者,至今種種插足,對她就像一片烏雲始終揮之不去,這股龐大無形力量,似乎就想逼得台開走向下市一途,種種阻撓也讓她即便想「力挽狂瀾」作為,卻重重關卡逼得力不從心。
在持續清償債務過程,邱于芸坦言曾協請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提供紓困,卻發現原本應該扮演協助企業度過難關角色的聯輔中心,搖身變成裁判單位,以各種理由不願伸出援手,將台開拒於門外,即便台開已拿出最大誠意,欲儘快解決眼前問題,仍感受到無形的巨大阻礙而卡關;她說,甚至有特定銀行直接拒絕公司註銷退票紀錄,種種阻力都使得台開在獲得紓困及協商之路上備感艱困。
台開的目前處境,不僅面臨內憂,還有無數外患,類似的公司利益紛爭,就屬私募案背後扯出的股權之爭最受關注,事件要從邱于芸上任後,依公司決議執行的私募案說起,日前台開大股東練台生等人,以質疑私募案訂價過低、程序有問題等為由,按鈴控告董事長邱于芸等人背信罪,因這起私募案,意外讓台開背後勢力的利益爭奪浮上檯面。
面對遭質疑私募價格過低,邱于芸反問「若當時訂十元,練董認購嗎?」私募案的發起與執行並非她一己之意,只是依去年的董事會、股東會決議來執行,當時對於訂價、對象等都有詳細的規範,且執行過程合法合規,練台生此時跳出來以私募案做文章抹黑,不免讓人有其他動機聯想。
邱于芸透露,練台生曾質疑她在的過程都沒有當面「拜會」過,但事實根本不是如此;邱于芸說自己曾多次求見練董,但都遭到對方拒絕,反倒是發現部分獨董跟練董見過很多次面,比見她這個董事長還多,這不禁讓她想反問練台生「這似乎已影響了獨董的獨立性,也不符合公司治理,如果對公司經營有意見的話,應該直接對董事長說會比獨董有效吧!」
即使面對下市危機和股東之亂,甚至是龐大無形勢力的多重夾擊下,邱于芸仍希望能帶領台開,走出不一樣的路,她坦言表示,眼前台開公司正處於危急存亡之際,如何維護所有股東的權益,絕對是第一優先,這遠比照顧少數股東的權益來的重要。
邱于芸認為,種種謠言跟處境讓外界不看好台開,但只要她在位,就會盡全力擔保「台開股票絕對不會變成壁紙!」她強調,台開的體質並不差,只要能給公司更多時間,就一定會有轉機,若能度過這次難關,之後就會開發新案源,並計畫找來更多專業經理人操盤,讓公司營運上正常軌道,股價甚至還有增值機會,邱于芸強調身為董事長的一天,就會想辦法帶著公司轉型、撕去這些標籤,讓台開成為一家足以代表台灣未來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