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燈掛滿機場,南竿機場充滿濃濃馬祖味!為讓機場更有地方特色,文化局接獲指示後,聯繫南竿航空站進行風燈布置工作,最後趕在國內外媒體為「俄羅斯三姬」抵馬前,文化局同仁辛苦的親自夜戰「掛燈」工作,不過成果頗令人滿意。
大風燈其實是文化局去年推出的「風中的鑽石」系列文創產品之一,其他還有像是糖果罐、書籤、筆記等,但最熱賣的就是這款大風燈,在過年及元宵節期間一下子賣到斷貨,還讓文化局緊急追加。
「風燈」是馬祖的傳統花燈,原為利用劈過的竹條編成,有6面形、8面形或圓形等樣式。「風燈」的基本骨架完成之後,糊上白紙為底,再彩繪上紅色的花飾或以剪紙圖案裝飾外觀,也可在風燈上書寫吉祥話。在馬祖的民間習俗裡,一般會在元宵節或婚禮慶典上懸掛風燈,掛在門楣、大樑或以前迎親的花轎上,風燈已成為馬祖民間祈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這種原本是漁民用來向家人報平安的風燈,如今已經成為馬祖元宵節的一大特色。
正由於「風燈」之於馬祖的特殊性,每年元宵可見四處掛起風燈,一起祈祝來年更好,非常有馬祖文化代表性。為了讓南竿機場多點馬祖味,文化局同仁特別挑一個下班的夜晚,夜戰掛風燈的工作,挑高的屋頂真的讓掛燈有難度,有人拆箱、有人組風燈、有人要攀高掛燈,近一百個風燈一直忙到深夜才完成,不過充滿風燈的機場的確跟過往有些不同,多些馬祖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