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時節天氣濕熱(約五至十月份),係毒蛇出沒最頻繁的時期,尤其端午節前後,更是毒蛇出沒的高峰期。今年迄今(99年1月1日至8月31日止)宜蘭縣政府消防局通報捕蛇勤務計108件,其中以冬山鄉44條最多、蘇澳鎮24條次之。宜蘭縣政府農業處呼籲一旦發現蛇類出沒時,請通知就近消防分隊協助處理,切勿任意靠近,以免發生危險。
根據宜蘭縣政府府接收各消防分隊捕獲蛇類種類統計,以一般蛇類南蛇數量40條最多,其次為保育蛇類眼鏡蛇29條、龜殼花21條、雨傘節 11條,其它尚有草花蛇、紅斑蛇及細紋南蛇等。宜蘭縣發現毒蛇計有龜殼花、雨傘節及眼鏡蛇等三類,其中眼鏡蛇與雨傘節為神經性毒蛇、龜殼花為出血性毒蛇。捕獲毒蛇將提供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製作血清,一般蛇類也會找人煙稀少地點野放。
另為加強消防人員教育訓練及自身安全防犯,宜蘭縣政府今年亦聘請國立宜蘭大學陳裕文教授及毛俊傑助理教授,分別針對消防人員就蜂類及蛇類之辨識及處理技巧辦理相關課程,冀望提升政府部門為民服務之技能,同時保障縣政府同仁於處理案件時之自身安全。
如何預防被毒蛇咬傷呢?
一、整理居家環境,避免雜草叢生。二、戶外時勿任意檢拾樹枝物、石頭、花草或翻動石塊,避免遭蛇攻擊。三、避免輕易嚐試抓蛇或把玩。
如何處理毒蛇咬傷呢?
一、保持鎮靜,避免亂動肢體迅速送醫救治。二、記住蛇的形狀、顏色及其它可能的特徵,有助於診斷。三、儘速就醫,立即使用一一九求救送醫或至最近的緊急醫療網救治。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向民眾提出呼籲,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野生動物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嚴禁獵捕、宰殺、買賣、騷擾及虐待等行為發生,但也有例外情形,如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不受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所以民眾不用過於擔心害怕觸法。該處尚表示,若發現蛇類出沒居住環境時,切勿驚慌失措,敬請儘速就近聯絡轄區消防分隊或宜蘭縣政府保育專線925-3174協助捕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