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宏/台北報導】臺北縣政府在今(1)日舉行「2010臺北縣綠色產業國際發展論壇」,特別邀請來自法國的南西大學自動生產領域Serge ROHMER博士、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材料再循環經濟分析的長坂徹也教授、南京星飛冷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顧星康董事長、臺北縣正隆股份有限公司蔡東和總經理和南京市經濟委員會張新年副主任,分別就「法國綠色生產之策略」、「由上而下之重覆回收基礎金屬方式」、「助力工業低碳經濟」及「正隆公司-清潔生產經驗分享」進行4場專題演講,並分別與臺北縣長周錫瑋和經發局長李斌進行對談,期望借鏡國外學者執行經驗分享和兩岸廠商實廠操作經驗,推動國內綠色產業發展及合作。
如果要為「綠色產業」做一個定義,台大教授於幼華指出,現在有一個「工業生態」的名詞,就是說人類進入工業革命後,能不能仿照自然生態一般,所有的物質都能被完全利用,一個生物的廢棄物就是另一個生物的食物,生生循環不息。如果我們的產業能做到如此,那整個過程就是「綠色產業」;如果不能做到,那就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周縣長表示,節能減碳與清潔生產已經是世界發展潮流,臺北縣最近幾年來,大力推動「低碳城市」,成為台灣的指標,包括釵h建設,如建置人工溼地、整治河川、植樹美化等,也是對永續環境的重視。於幼華教授則認為,周縣長的施政方向與成績就是具有「綠色產業」的前瞻概念。
法國的Serge ROHMER博士分享以法國Champagne-Ardenne區,作為此次講解法國環境政策之範例,Grenelle環境政策是由公開化之多元辦論產生,包含來自中央、地方及各工商協會團體,其討論包含能源、環境變遷、生態多樣化、生產與消費、健康、競爭力等六大範圍的議題,由於法國政府的重視,該法案編列預算金額達1200億歐元,將法案分為國家層級、區域層級、地方層級,平均年投資120億歐元,從上而下執行相關環境政策。
日本長坂徹也教授則就研究鋼、鋁、銅金屬之生產與傳統工程研究不同之處是建立在工業生態學的概念上,將研究領域分為提煉爐渣將固體爐渣和強磁場中分離磷酸鈣和鉻鐵尖晶礦以回收磷、錳、鉻等資源有效再應用、集塵灰回收技術發展及發展一套線上廢金屬成分及監視系統,以減少罕見金屬如鉻、錳在電弧爐煉鋼廠中產生之寶貴經驗與現場聽眾進行交流。
相較於國際社會,我國目前對綠色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周縣長也呼籲中央政府應儘速制定相關的規範,同時透過教育宣導,鼓勵民眾一起來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
http://www.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197284&FP=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