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9月9日是重陽節,又稱重九,諧音「久久」,素來是慎終追遠、向前人致敬的節日。為了展現對藝文界前輩的敬意,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特別選在重陽節前夕,舉辦一場隆重的餐會來向資深藝術家及文學家致上深深的敬意。
胡志強市長也親臨現場,與藝文界前輩寒喧交流,以感謝這些前輩多年來對臺中市藝文活動的推廣與奉獻。市長開心表示,這場深具意義的活動值得年年舉辦;葉局長也表示,胡市長之前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期間,便大力推動在重陽節舉辦向藝文界前輩致敬的活動,支持文訊雜誌社辦理類似餐敘,至今已有數十年歷史。現場與會的藝文界前輩有王水河、井松嶺、陳銀輝、丁潁、丁貞婉、白棟樑等人,近50人與會。
今年高齡86歲的雕塑家王水河,出身臺中,為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他從小便展露藝術天份,小學五年級時以一幅畫《町》獲得森永製果株式會社舉辦的日本全國學生藝術作品比賽的第二名,並得到二百元的賞金,相當於當時一般銀行職員快六個月的月薪。雖然王水河老師於47歲時即罹患咽喉癌,但仍創作不懈,堅持理想,令無數後輩深深感佩。
高齡83歲的墨彩家井松嶺,出身山東,因為父親喜愛書畫,自幼深受藝術的陶冶,來臺後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並跟隨國畫大師黃君璧、傅狷夫、馬白水學習,以寫意山水見長,潑墨獨樹一幟,他始終相信書畫可以充實依個人的內涵,而井松嶺溫和儒雅的氣質正是最佳的印證。
80歲高齡的油畫家陳銀輝,出身嘉義,受教於廖繼春及楊三郎兩位前輩畫家,曾獲得中山文藝獎、吳三連藝術獎等。他吸收立體派的造型理論及規則,融合野獸派的色彩張力,以及超現實派和抽象繪畫的情境與律動性,呈現出自成一格的現代繪畫風格。在師大任教四十餘年間孜孜不倦地創作,更為臺灣藝術界培育了無數菁英。
今年83歲的文學家丁潁,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48年來臺,先後擔任中學教員、記者、編輯、主任、經理、社長等職,創辦多種報章雜誌,創作文類有詩、散文和小說。早期曾加入紀弦領銜的現代派,作品頗受西洋浪漫主義和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的啟迪,文筆飄逸清新;後期作品,則受現代主義和現代詩的表現技巧影響,是一個多情而博愛的憂鬱詩人。
文學家丁貞婉今年75歲,為藝術家陳其茂之妻,兩人一文一畫,在創作路上互相扶持,傳為佳話。她曾任臺中女中教師,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創作文類以論述為主,介紹英國經典作家與當代作者,勾勒作家生平,並對其經典作品進行賞析,論述時引用其作則中英文相照,詳加描述原文中不易由中文表達的聲韻、典故與風味,引領讀者一窺眾多經典之原貌。
63歲的文學家白棟樑,出身南投,現為望山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創作文類以報導文學為主,文字平實、貼近人心。對於臺灣山林與鄉土環境有很深的感情,以「望山」為名,期許自己與臺灣人追本溯源,挖掘田野現況與歷史。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報導文學組、全國生態文學獎暨報導文學、臺中縣文學獎報導文學組等獎項。
這些前輩有些已過知天命之年,有些花甲、古稀到耄耋,不變的是,他們長年在藝文的苗圃辛苦耕耘,值得大家掌聲鼓勵。